近年香港社會對家庭傭工及外勞需求持續增加,令聘用外傭成為不少家庭維持日常運作的方法之一。惟實際聘用過程中,僱主需面對各式風險,包括外傭中途辭職、表現不符期望、借貸糾紛及與家人產生矛盾。若外傭提前離職,僱主亦需再次申請聘用、繳交中介費用及處理法律程序,難免帶來經濟和精神負擔。對於首次涉足外勞市場的僱主而言,掌握聘用流程、合同條款及潛在責任,有助有效規避相關困擾。
聘用模式與僱主抉擇
在香港聘請外勞的途徑主要有兩種,一為直接自聘,二為透過中介協助。直接自聘固然可節省部份費用並自主選擇,但缺乏第三方協助時,僱主需自行核查外傭資料,有機會誤墮陷阱。此外,若與外傭溝通上出現問題,亦無中間人協調,易導致摩擦升級。相比之下,選擇經香港外勞中介聘請外傭時,僱主可獲得更多文件審核、訓練安排、調解糾紛甚至更換服務的支援。然而,市場上中介良莠不齊,部分機構存有濫收中介費、推銷不適當人選或散播誤導信息的情況,需要謹慎甄選及留意牌照合法性。
中介費用亂象與外勞負擔
外勞透過正規中介來港本為合法途徑,惟各類中介收費標準參差不齊,令不少工人「未賺先孭債」。有個案一筆中介費動輒達合約月薪一倍或以上,連同內地勞務公司收費,加起來數萬元,工人來港後若遇無理解僱,早前繳付的中介及勞務費往往難以追回。此外,有非法中介甚至冒用香港僱主名義進行詐騙,向外勞收取不合理費用或提供虛假承諾。當兩地資訊不對等,外勞及僱主均容易受到損失。現時政府正加強監管、定期抽查和資訊公開,並鼓勵僱主選用認可及持牌職業介紹所,避免捲入金錢糾紛或法律問題。
合同條款與法律責任
每一名外勞均須遵守標準僱傭合同,涵蓋薪酬、工作時數、休息日及假期等資訊。僱主如提前解僱外勞,須依合約規定通知對方,同時負責賠償機票及遣返相關費用;而外勞如提早離職,僱主已繳付的中介費或難以追回。就健康及事故責任,《僱傭條例》訂明僱主必須為外傭購買僱員補償及相關醫療保險,確保一旦工作期間受傷或患病,可獲合理賠償。違反有關規定將會構成刑責,日後亦可能影響聘用資格。
健康風險與醫療保障安排
外勞與家庭成員朝夕相對,一旦健康出現隱患或傳染病發作,容易造成風險擴散。因此,不論直接請外傭還是經中介聘請,僱主除須妥善安排入職體檢,更需購買全面醫療保險,涵蓋門診、住院、手術等基本開支。部分家庭亦會考慮投保額外意外住院保險,為自己及家人在遇到意外時,分擔突如其來的醫療和住院費用。此類保單通常理賠範圍包括住院期間所需之房租、醫療雜費、手術、專科費用及後續治療,部分產品更涵蓋日間手術及物理治療等,讓投保人得到長遠而全面的經濟支援。
溝通與管理維繫和諧合作
家庭與外勞之間建立穩定信任關係離不開良好溝通。語言、文化及生活習慣差異,在共處過程中易生誤會。僱主宜明確訂立家規,定期檢討工作表現,適時反映和協助外傭適應日常事務。如遇借貸、情緒或健康問題,應及早協調處理,必要時尋求外部調解。若外傭表現持續不理想可依法終止合約並保留相關記錄。聘請外勞雖可紓緩家庭壓力,但健康的合作關係,需要僱主保持同理心及適當管理方式,方能達至雙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