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數碼科技普及,兒童接觸電子產品的年齡愈來愈小,長時間觀看螢幕已成為不少家庭的日常。現代生活節奏急促,戶外活動時間減少,令視力問題在學童間愈見普遍。視力發展關乎孩子的學習、成長及日常生活,若未能及早關注與護理,日後或會影響學業表現及自信心。家長應了解兒童視力發展的階段及常見問題,從日常生活著手,為子女建立良好護眼習慣。

合理安排用眼時間與休息

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是導致兒童近視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家長可協助子女制定合適的學習及休息時間表,例如每用眼三十分鐘,便安排短暫休息或望遠,讓眼睛有機會放鬆。做功課時,應避免在光線不足或過強的環境下閱讀,調整桌燈及自然光源,減少眼睛疲勞。家長亦可鼓勵子女多參加戶外活動,透過自然光刺激視覺發展,有助減慢近視加深的速度。眼睛檢查香港的專業服務,能及早發現視力問題,為孩子提供適切的護理建議。

正確閱讀及書寫姿勢

兒童閱讀及書寫時的姿勢對視力保護有直接影響。家長應指導子女保持正確坐姿,眼睛與書本距離約三十厘米,避免趴在桌上或側身閱讀。書桌及椅子高度需配合孩子身高,確保雙腳能平放地面,身體自然挺直。閱讀時應避免在行駛中的車輛內或光線晃動的環境下進行,以免加重眼睛負擔。透過日常細心觀察及適時糾正,家長可協助孩子養成良好用眼習慣。

均衡飲食與視力健康

均衡飲食對兒童視力發展同樣不可忽視。家長可為子女準備富含維他命A、C、E及鋅等營養素的食物,例如紅蘿蔔、菠菜、深綠色蔬菜、魚類及堅果,有助維持視網膜健康及提升抗氧化能力。適量攝取藍莓、番茄等含有花青素的水果,亦有助減輕眼睛疲勞。家長應避免讓子女過度進食甜食及高脂肪食品,減低肥胖及代謝問題對視力的潛在影響。OK鏡作為一種矯正視力的非手術方法,近年在兒童近視控制中逐漸受到關注,為家長提供更多選擇。

定期視力檢查及早發現問題

兒童視力問題往往在初期不易察覺,家長應安排子女定期接受眼科檢查。學齡前及小學階段是視力發展的關鍵時期,若能及早發現近視、遠視、散光等問題,便可及時介入治療,減少日後惡化風險。部分孩子或會因視力模糊而出現學習困難、易怒或不願參與戶外活動,家長需多加留意子女的行為變化。如有懷疑,應及早諮詢專業眼科醫生意見。

家庭共同建立護眼文化

保護兒童視力並非一朝一夕之事,需要家長與子女共同努力。家長可以身作則,減少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,與子女一同參與戶外活動,營造積極健康的生活模式。家庭可訂立「護眼約章」,例如每日限定螢幕時間、安排親子閱讀時光、定期檢查視力進展等。透過正面鼓勵及持續關注,孩子更容易建立自律的護眼習慣,為健康成長打下穩固基礎。